收入增速創新低:政策密集聯動 醫藥流通直面生態大考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更新于:2017-11-3 閱讀:
“兩票制”生態 各地執行力度不一
影響流通并購步伐,影響流通企業發揮規模優勢
2017年1月19日,國務院醫改辦等八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自此 “兩票制”作為深入醫改的重要突破口,各省開始全面推進。截至目前,包括西藏在內的全國31個省都已明確“兩票制”時間表。“兩票制”已進入全面執行和落地的關鍵階段。
從政策效力來看,中長期下“兩票制”勢必提升流通行業集中度,大型流通企業通過并購整合進一步壯大實力,行業呈現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但是,若將目光聚焦政策執行初期的當下,則首先可以確定中國醫藥市場仍然是典型的分割型市場,受區域政策影響極大。
總體來看,目前“兩票制”各地執行力度不一,某些區域“兩票制”并未切實執行到位或是在執行中變樣、流于形式。因此,傳說中“該”被整合的區、縣鄉級商業仍以納稅大戶身份生存良好,其業務以小范圍托管縣鄉級醫院、甚至直接壟斷縣級以下純銷市場為主;诖,主流流通企業在網絡并購中面臨優質標的暫無被整合訴求,可并購標的又掩藏較大合規風險的局面。
其次,各地在“兩票制”執行層面,均會進行配送商遴選或配送關系的再確認。在此過程中,各區域遴選配送商標準、進度不一,尤其是地市級以下區域商遴選,地方保護主義盛行的同時,以行政區域、醫聯體、醫院單體為主體的個性化遴選十分普遍?傊,在新一輪市場格局重塑中,流通企業面臨碎片化招標、碎片化遴選,難以整合資源、集約化高效運營,嚴重影響流通企業規模優勢的發揮。
再次,隨著零差率全國范圍內推開,零差率與“兩票制”的疊加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加速醫療機構藥品采購轉型。醫院采購動機和行為發生改變,醫院藥劑科由利益中心轉變為成本中心,因此藥品賬期將進一步被拉長。另外,醫院無動力查驗兩票,由此將責任轉嫁給上游流通企業,為符合“兩票”要求,流通企業必須付出更多的查驗、取證、承諾等人財物成本,都將嚴重影響流通企業的運行成本、效率和運營質量。
延伸>>>
復雜環境下,領先企業逆勢突圍
在國家改革舉措密集落地的當今階段,醫藥流通行業面臨的整體外部環境堪稱嚴峻。風云詭譎的商業環境中,仍能見證一批行業中的佼佼者,以精準、差異化的戰略思維和前瞻布局,頂住壓力、迎難而上、步步為營。外部政策生態顯現出一定程度的“不友好”,但業內仍有部分企業以差異化增長對抗環境劣勢,不斷突出重圍。
今年以來,國控在基本完成網絡布局的情況下,以批零一體化為戰略核心,大力發展零售業務,上半年整體商業板塊通過收縮開支、提高運營效益、開拓新業務等舉措保持與行業增速相同水平;華潤上半年并購加速,進入江西、海南、青海和新疆四個省份,并完成了多個地級市網絡深化項目以鞏固區域競爭優勢,同時加大對外工商合作、對內工商聯動,上半年實現較快增長。上藥商業加速網絡布局,以產業創新推動企業強勁增長,不斷深化工商聯動、批零一體化,拓展與國際領先供應鏈企業合作,實現高于行業的增長。九州通差異化聚焦消費品領域,并成功培育成為公司業績新亮點;柳州醫藥憑區位優勢以及上市募資,在省內大舉推進醫院托管及DTP業務;山東瑞康、嘉事堂實現器械業務快速突破,并逐步成為核心業務,間接帶動藥品業務的全國拓展。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