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2年甘肅省委一號文件公布,安排部署39項重點工作
作者: 來源: 更新于:2022-4-30 閱讀:
(四)合理保障農民種糧收益。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調動產糧大縣種糧積極性,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落實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補貼政策,穩步擴大糧食作物農業保險覆蓋面。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創新糧食產銷區合作機制。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多種糧種好糧。聚焦關鍵薄弱環節和小農戶,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支持農業服務公司、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基層供銷合作社等各類主體,以農業機械為主抓手,大力發展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產托管服務,開展訂單農業、加工物流、產品營銷等,提高種糧綜合效益。
(五)統籌做好重要農產品調控。健全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建立農產品供需信息發布制度,分類分品種加強調控和應急保障。深化糧食購銷領域監管體制機制改革,開展專項整治,依法從嚴懲治系統性腐敗。加強智能糧庫建設,強化糧食庫存動態監管,促進人防技防相結合。嚴格控制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做好化肥等農資生產儲備調運,促進保供穩價。堅持節約優先,實施糧食節約行動,深入推進產購儲運加消全鏈條節糧減損,強化糧食安全教育,反對食物浪費。指導支持農民科學儲糧。
二、持續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
(六)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嚴守耕地紅線。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順序,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足額帶位置逐級分解下達,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作為剛性指標實行嚴格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分類明確耕地用途,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食生產。引導新發展林果業上山上坡,鼓勵利用“四荒”資源,不與糧爭地。落實和完善耕地占補平衡政策,建立補充耕地立項、實施、驗收、管護全程監管機制,確保補充可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實現補充耕地產能與所占耕地相當。跟蹤落實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管理辦法。加大耕地執法監督力度,嚴厲查處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從事非農建設。強化耕地用途管制,嚴格管控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鞏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穩妥有序開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試點。鞏固“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成果。制定和落實工商資本流轉農村土地審查審核和風險防范制度。
(七)加快推進以高標準農田為主的農田水利建設。多渠道增加投入,全年建設高標準農田360萬畝,其中建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80萬畝。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高標準產業基地建設、高效節水灌溉、梯田宜機化改造、撂荒地整治、耕地占補平衡、落實跨省域補充耕地政策等統籌規劃、同步實施。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級。深入實施水利“四抓一打通”,抓續建、抓配套、抓更新、抓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用好現有水資源,加快推進引洮供水二期骨干、古浪縣生態移民暨扶貧開發黃花灘調蓄供水工程建設,持續推進甘肅中部生態移民扶貧開發供水、引洮供水二期配套城鄉供水等項目建設,加快白龍江引水工程前期工作。推進昌馬、景電、引大入秦等大型灌區現代化灌區建設,實施中小型灌區續建配套與改造,優先將大中型灌區建成高標準農田。積極挖掘潛力增加耕地,支持將符合條件的鹽堿地等后備資源適度有序開發為耕地,支持在戈壁、沙灘、荒漠等適宜地區發展集成多種設施農業技術的現代絲路寒旱農業,擴大農業生產的可能性邊界。分類改造鹽堿地,支持鹽堿地產業示范區建設。支持干旱半干旱地區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積極開展第三次土壤普查試點。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