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行業研究報告:品牌中藥OTC,看好穩健賽道投資機會
作者: 來源: 更新于:2022-1-3 閱讀:
品牌中藥 OTC 主要在零售渠道銷售,在中成藥逐步開展帶量采購的趨勢下,院 外市場優勢愈發突出。較多品牌中藥 OTC 企業助力院外市場營銷,主要通過幾種方 式:(1)通過產品升級換代實現院內到院外市場的轉換,或提升終端價格,由此提升 盈利能力,以健民集團、福瑞股份、羚銳制藥、華潤三九為例;(2)精準把握終端需 求,加大對經銷商的把控,保證庫存合理下實現穩定盈利水平,以云南白藥、東阿阿 膠、片仔癀為例,或通過建設自身終端,實現精準營銷,以片仔癀、同仁堂、壽仙谷 為例;(3)與各大流通商或連鎖藥房合作,擴大產品覆蓋面,以健民集團、羚銳制藥 濟川藥業等公司為例;(4)擴展電商渠道,不僅建設自身電商平臺,而且與天貓、京 東等第三方電商平臺合作,順應互聯網醫藥發展趨勢,以東阿阿膠、片仔癀、華潤三 九、壽仙谷為例。
較多中藥 OTC 開啟營銷改革,實現提質增效。通過分析對比部分中藥企業的銷 售費用率發現,較多企業經歷發展前期業務持續擴張的階段后,開啟營銷資源整合, 實現了銷售費用率持續下降,例如云南白藥、華潤三九、羚銳制藥、濟川藥業;部分 企業在旗下產品轉向 OTC 渠道、或經歷去庫存后需要恢復增長、或加大市場覆蓋度 的現狀下,仍需要加大推廣助力業績提升,由此銷售費用率上升,例如健民集團、東 阿阿膠、壽仙谷。也有部分中藥企業的渠道已經進入穩定階段,由此銷售費用率保持 平穩。
3、重點公司分析
從醫藥行業來看,中藥板塊受政策影響相對較小,且目前估值具備性價比。政策 方面,中藥作為我國特色藥品種類,一直受到國家政策支持;從已落地的中成藥帶量 采購來看,集采價格上預計不會出現斷崖式下降,而是基于其成本,保證中藥企業一 定利潤空間,且品牌中藥 OTC 主要銷售渠道在零售端而非公立醫療機構,具備較高 的價格維護能力。
從具體公司來看,中藥板塊部分公司業績增長確定性較強,在 2021 年開展股權 激勵,設置積極考核目標,以羚銳制藥、建民集團、福瑞股份、華潤三九為例;且較 多公司近年開展營銷改革,整合渠道,逐步實現提質增效,且大力拓展 OTC 端能夠 提升政策免疫能力,以云南白藥、華潤三九、羚銳制藥、濟川藥業、壽仙谷為例。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