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舉辦中醫藥文化講堂 講述“名中醫工作室”上海模式
作者:人民網-上海頻道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更新于:2018-6-15 閱讀:
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如何避免“后學荒”,引學界憂思。上海率全國之先,探索以“名中醫工作室”的形式總結中醫名家學術思想、臨床實踐,并在中醫院校教育之外開創新時代的師承教育,相關經驗已向全國推廣。6月14日,由上海市衛生計生委、文匯報社聯合主辦的第七屆“文匯中醫藥文化講堂”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舉行,講堂以“名中醫工作室”為主題,邀請名醫專家以不同的角度、鮮活的案例,講述“名中醫工作室”的上海模式。
陸金根是國家非遺項目“顧氏外科”流派傳承人之一、上海市名中醫,曾任上海龍華醫院院長,在其擔任院長期間,首創“名中醫工作室”傳承模式,并在全國推廣!2001年左右,我們感受到后繼隊伍似有脫節,老專家們看著著急!标懡鸶劦,2001年7月,龍華醫院成立第一批名中醫工作室,起始是探索之舉,僅半年評估,苗頭喜煞人,科研項目、教學成果多面開花。此后,名中醫工作室工作在龍華醫院逐年推開,如今,龍華醫院的學術群體中,大凡在名中醫工作室錘煉過的后學無一不在其中,他們都已成為學科發展的帶頭人、領軍者。
在陸金根看來,名中醫工作室是一種發展中醫藥事業極其有效的模式,是一個極其良好的平臺。
作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主任醫師、教授,余小萍也擔負黃吉賡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負責人的重任。14歲起在父親開的藥店當學徒,三年里耳濡目染中醫療效,1946年到1949年就讀于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立志學中醫,1952年到1957年,求學于北京醫學院舉辦的全國首屆中醫藥專門人才班,打下中西并蓄的基礎……可以看出,先生的治學之路博采眾長,不僅勤求古訓,同時融匯新知!痹诔袚蠈<夜ぷ魇业慕ㄔO任務過程中,余小萍也在研究著海派中醫的傳承之道,思考著新時代中醫人才的培養模式。
葉景華是中醫治療腎病名家,2011年葉景華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正式落戶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如何做好工作室的建設工作,成員全院的重點項目!叭~先生的學術思想、經驗、病案、方、藥策略十分豐富,為此,工作室利用現代化技術,拍攝記錄葉老的診療工作,保存原始資料,錄入醫療信息,統計、挖掘診療過程中的辨證思路和用藥規律,總結臨證經驗;與此同時,建設網絡平臺,上傳醫案、用藥等,為國內外中醫學者及患者提供治療疾病的共享資料!惫ぷ魇覉F隊成員陳晛介紹,葉景華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明確了一系列的工作目標、考評機制,所有的努力與探索是希望為中醫留下生生不息的火苗。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