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首著發行,用智慧開拓中藥創新路
作者:中國財經時報網 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 更新于:2018-4-27 閱讀:
近日,首部中藥破壁飲片研究專著《中藥破壁飲片》在中山舉行首發儀式,一同發布的還有《中藥粉末飲片的古今應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宏灝、王廣基、黃璐琦,國醫大師王琦和周岱翰等28位醫藥權威專家、科學家出席了新書首發式。
《中藥破壁飲片》系統匯總了前期對中藥破壁飲片的研究成果和進展,標志著中藥破壁飲片的研究初步形成科學體系!吨兴幏勰╋嬈墓沤駪谩肥菍χ嗅t中藥幾千年中藥粉末飲片應用形式的挖掘和繼承,對中藥粉末飲片應用的正本清源具有現實意義。
兩本書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破壁飲片技術與應用重點研究室主任成金樂,以及草晶華破壁草本創始人賴智填共同主編,并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
國際著名藥用植物學家、傳統藥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肖培根在《中藥破壁飲片》序言中介紹,中藥破壁飲片技術設計的巧妙在于:該產品是利用現代超微破壁粉碎技術,將中藥飲片加工成亞細胞級的粉末,再經過無添加成型技術將這些容易吸潮、氧化的細微粉末重新黏結成30-100目的顆粒狀。
成金樂介紹,每一味中藥的“藥性”不同,因此選擇中藥的用藥方法,保留中藥的功能主治等固有屬性,是中醫臨床療效的關鍵,也是中藥飲片傳承與創新的關鍵。換句話說,中藥創新的前提是必須完整保留原來中藥飲片的物質基礎,也就是傳承。中藥不同的根、莖、葉、花、果等組織,其物質基礎、有效成分和含量存在差異!斑^去,我們在藥店或醫院抓中藥,一抓一大把,不分根、莖、葉、花、果,完全不均勻、不可控、不標準。而不同產地、不同批次的中藥材,這些物質基礎、有效成分也不完全一樣。這些就是傳統中藥飲片的有效成分吸收利用率低(大概只有15%-30%的吸收利用率),影響中醫臨床療效的主要因素!
成金樂指出,中藥的有效性,是評價中醫臨床治療效果的重要依據!吨兴幤票陲嬈费芯拷Y果表明,中藥破壁飲片與傳統飲片在相同劑量條件下,藥效作用優于傳統飲片,大部分中藥破壁飲片劑量為傳統飲片劑量的1/4-1/2,甚至部分品種的劑量只需傳統飲片的1/8,即可產生與傳統飲片相近或更強的藥效。以養生方破壁飲片(由西洋參、石斛、三七、丹參破壁飲片組方,又稱“參斛復方”)為例,養生方破壁飲片和養生方中藥合劑對冠心病的干預對照,兩組間的療效無明顯差異。但是,養生方破壁飲片和養生方合劑用藥量比例,是1:6,顯示出破壁飲片的優勢。
肖培根院士認為,“中藥破壁飲片不僅很好地傳承了中藥本身的固有屬性,同時又被賦予了均勻、高效、便捷等現代化特點,實現了中藥飲片有效性、安全性、穩定性、可控性的大幅提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