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渠道成為大趨勢 醫院的藥品市場主導地位要轉移?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更新于:2017-10-27 閱讀:
按病種付費:2015年10月衛計委《關于印發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指出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減少按項目付費,建立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按服務單元等復合型付費方式,鼓勵推行DRGs付費方式。將會迫使醫院自覺控制診療費用,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服務項目。
藥品招標限價降價:2015年在7號文和70號文的要求下,各省市在新的招標方案中對于限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絕大多數地區均明確提出藥品中標價格與其他省市進行左右聯動,有形成全國性降價網絡、聯動的趨勢。
公立醫院控制藥占比:到2017年底前4批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下降到30%左右。
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2017年9月30日前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
醫療控費:2017年全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平均增長幅度控制在10%以下。
政策的攻堅落地,限制因素的作用將會逐漸加強;隨著醫藥分家、處方外流等政策的全面推進,醫院藥品市場的發展受限,藥企發展院外渠道已成為趨勢,未來醫院的藥品市場主導地位將有可能發生轉移。
城市、縣域等級醫院TOP 5品類中,全身性抗感染藥在等級醫院中的市場份額逐步下滑。預計2017年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在城市等級醫院的市場份額有所增長。心血管系統藥物消化系統及代謝藥、神經系統藥物血液和造血系統用藥市場份額變化不大。
上篇:
下篇: